前海,占地面積14.92平方公里,建設規模2600萬-3000萬平方米,
規劃就業人口65萬、居住人口15萬,重點發展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及其他專業服務四大產業。
前海,依托優越的海、灣、河自然條件,形成"三區兩帶"的空間格局,桂灣、前灣、媽灣片區分別定位為核心商務區、綜合發展區和保稅港片區。濱海休閑帶和綜合功能發展帶連通三大片區,實現工作與生活、
商務與休閑的相互輝映。
在一片灘涂上建起國際化濱海新城,該如何下筆?全國唯一一個未建成即獲批的新區前海在規劃建設上的經驗給出了答案。28日,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記者深入了解前海開發開放和深港合作時發現,前海在規劃伊始,即借鑒香港建立了實施性強的前海規劃編制體系,引進國際知名設計機構進行設計,并試行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目前已獲得多個規劃大獎,且獲獎面之廣、層次之多在國內新區屬罕見。
前海綜合規劃總平面圖
三區
桂灣片區:重點發展金融、信息、貿易、會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吸引企業總部集聚,同時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打造集中展示前海整體城市形象的核心商務區。
前灣片區:重點發展科技及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并承接桂灣片區和媽灣片區的功能拓展,集中安排體育、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業,打造功能復合的綜合發展區。
媽灣片區:重點發展現代物流、航運服務、供應鏈管理、創新金融及其他專業服務業等產業,打造具備區域生產組織中樞和國際供應鏈管理中心功能的保稅港片區。
兩帶
濱海休閑帶:連接三大片區,布局城市文化、休閑和公共服務等功能,形成集生態、景觀、文化于一體的高品質濱海公共活動帶。
綜合功能發展帶:依托軌道等公共交通服務,沿線重點布局展示交易、信息服務、商務交流、都市商業等綜合功能,成為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發展帶。
步行15分鐘可到達所有工作生活配套區。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副局長王錦俠說,前海借鑒香港的規劃體系(地區圖則(法定文件)+內部圖則),建立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綜合規劃》+單元規劃和專項規劃的規劃編制體系。
“與深圳法定圖則相比,單元規劃不僅注重規劃的核心價值和剛性條件,更在一定的框架內有一定的彈性,加強規劃的實施性,并增加了城市設計、開發導控等詳細研究,實現精細化管理。”王錦俠說,前海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各層次規劃,實現了規劃的全覆蓋,這為前海開發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先進的人性化規劃理念則是前海規劃的另一大特點。“前海有意打造以人為本、多樣化、步行導向的城市空間,實行小地塊、高密度支路網開發,實現步行15分鐘可到達所有的工作、生活、休閑、娛樂、配套等設施,營造‘生活著同時工作著’的24小時活力城區。
前海概念規劃國際咨詢評審會
17家境外公司參與前海規劃設計
“為了將前海打造成為深圳最有質量的區域和世界一流濱海城區,我們對前海規劃設計、重要單體建筑等嚴格把關。”王錦俠說,前海在綜合規劃、單元規劃、專項規劃以及重點項目建筑設計上都通過國際招標,引入了德國GMP、美國KPF、荷蘭KCAP、美國FO、英國TFP、BENOY、香港利安等世界知名設計公司進行規劃設計,使設計成果具有較高的國際水準。據統計,參與前海規劃設計的境外公司約有17家。
在實際建設中,前海則建立綜合審批機制,實行精細化的設計管控,以“綜合審批”“并聯審批”為思路,建設項目從用地選址到竣工驗收全過程的審批時間,至少比現行模式減少約1/3(現行審批時間共約250天)。
桂灣公園
而“深港合作”在前海的工程建設領域也取得實質性進展。王錦俠說,前海管理局、深圳市住建局和香港發展局三方曾共同簽署發布《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深港建設領域合作安排》,并編訂了香港建筑服務業專業機構名冊,目前進入名冊的專業機構包括建筑設計、屋宇裝備、結構工程、工料測量、屋宇測量和園林景觀等。
前海的區位優勢
前海,地處深圳蛇口半島西側,珠江入海口東岸,具備得天獨厚的海、陸、空區位優勢。
與香港海陸相連,通過深港西部通道、港深西部快速軌道,構筑深港半小時交通圈。
位于珠三角經濟發展主軸和沿海功能拓展帶的十字交匯處,匯聚穗莞深城際軌道、深中通道、廣深沿江高速等交通動脈,形成珠三角一小時交通圈。
處在中國——東盟自貿區的中心地帶,通過深港兩大世界級港口和機場,連接全球和中國各大城市,實現國際國內城市無縫銜接。
前海,這顆鑲嵌在南中國海濱的璀璨明珠,將全力打造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正在成為粵港澳國際一流灣區建設的強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