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海經濟實現“開門紅”
今年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注冊企業實現增加值385.58億元,同比增長50.5%;最新數字顯示,今年1至5月,
前海自貿區注冊企業實現稅收157.06億元,同比增長21.8%;

預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40億元,同比增長10.7%;預計實際利用外資14.43億美元,同比增長39.2%。
今年前海經濟贏得“開門紅”,顯示出前海產業集聚發展的強勁效應,前海作為全市乃至珠三角區域的核心引擎作用更加顯現。目前,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已形成以金融為核心、產業結構優化、高端要素集聚、經濟活躍度高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其中世界500強投資設立企業167家,納稅過千萬企業達399家。
制度創新吸引高端產業集聚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已經成為我國發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區域之一。以2016年為例,主要經濟數據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全年片區注冊企業實現增加值1416億元,同比增長39%,超額完成年初目標任務的13%;實現稅收收入269.33億元,同比增長48.8%,超額完成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88.73億元,同比增長44.6%,超額完成5%;合同及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547.67億美元和38.03億美元,同比增長151.5%和70.6%,超額完成82%和52%,分別占全市的84.9%和56.5%,分列全國自貿區第一、第二。
前海繼續堅持高標準改革,制度創新走在了全國前列,進一步吸引高端產業在前海集聚。據統計,截至目前,前海累計推出267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首創或領先達75項;全省復制推廣37項,占全省的56%。在國務院最新發布復制推廣的19項改革創新舉措中,有6項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首創,按照中央要求,已有15項完成復制推廣,4項正在推進落實中。
前海堅持立法先行,為產業集聚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市人大的大力支持下,前海出臺了“一條例兩辦法”(即前海合作區條例、前海管理局暫行辦法和前海灣保稅港區暫行辦法),構建前海法治建設基本框架。此外,前海承接省市下放的131項行政審批權,在經濟建設領域享有副省級城市權責。
第三屆深港(前海)人才合作年會
在人才服務方面,前海全力推進深港人才特區和國家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支持擁有香港職業資格的專業人士在前海直接執業,構建前海人才工作聯盟,探索打造國際人才自由港,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大開發、大開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前海堅持高品質發展,現代服務業加速聚集。前海有序出讓產業用地,2013年6月開始,累計出讓27塊產業用地,面積68.3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90.60萬平方米。為大力引進總部企業,前海出臺《前海合作區總部企業認定及產業扶持資金申報指南》等4個規范性文件,完成2批次34家總部企業認定,累計發放扶持資金1.47億元;推動落實“十大總部招商計劃”,成功吸引到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央企、知名港企及其他龍頭民營企業總部落戶前海或擬落戶前海。
桂灣金融先導區
通過如火如荼的新城建設,前海為入駐企業提供良好的城市配套。目前,前海片區累計建成交付使用89棟建筑,建筑面積達122萬平方米,卓越金融中心、前海深港創新商務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并交付使用。數據顯示,2016年片區單位面積投資額和增長速度均位列全市第一,在全市1.4%的土地上實現了9.8%的投資額,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16.5%。
“一帶一路”倡議支點作用初顯。截至今年5月,共有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28個國家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投資設立251家企業,注冊資本合計148.25億元。截至2017年5月底,前海企業累計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企業(機構)35家,中方協議投資額12.12億美元。
港資企業活躍度不斷提升
截至2017年5月底,在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注冊的港資企業已達4564家,注冊資本達3898.82億元。前海港資企業的營業額與營業利潤均呈現高增長態勢,分別從2013年的21億元、1.6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430億元、38億元,分別增長19倍、22倍,年均增長率分別高達173%、186%。
值得一提的是,入駐前海的港企普遍體量大、質量高、競爭力強。2016年,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港企實現增加值392.61億元,占自貿片區27.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0.11億元,占41.2%;納稅85.35億元,占31.7%;合同及實際利用港資520.26億美元和36.07億美元,分別占95.0%和94.8%。
1-5月,片區港企納稅43.87億元、占總量的27.9%,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18億元、占總量的35.1%,預計實際利用港資19億美元、占總體比重的97.8%;今年一季度,在前海注冊的港資企業實現增加值86.37億元、占比達22.4%。港資企業作為經濟支柱的作用日益顯現。
這得益于前海為港資企業提供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在拓展政策空間方面,前海已爭取惠港政策達118條,實現了在金融創新、法治環境、企業審批、口岸通關、檢驗檢疫、人才發展等領域的全覆蓋。前?,F代服務業試點扶持政策已扶持14家港資企業的現代服務業試點項目,扶持資金7526萬元。
前海周大福全球商品購物中心
在推進深港兩地產業合作方面,推動香港匯豐成立內地首家港資控股公募基金公司;成功引入匯豐集團、周大福、新世界、東亞銀行、香港嘉里、九龍倉等一批知名港企。在國務院和各國家部委出臺支持前海金融創新72條政策的基礎上,前海在全國率先推動實現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雙向發債、跨境雙向資金池、跨境雙向股權投資和跨境資產轉讓等“五個跨境”。
此外,前海積極吸引香港專業人士來前海執業,深港人才雙向流動機制已在前海形成。注冊稅務師、會計師等10多類香港專業人士可在前海執業。前海構建深港人才工作聯盟,與香港建筑師、測量師、規劃師等行業協會簽署合作協議,加強了深港人才之間的交流合作。前海對港籍高端人才減按15%征收個人所得稅,已認定127位港籍人士,補貼共計2824萬元。
2014年12月7日,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正式開園,重點培育互聯網、信息科技、文化創意等產業,鼓勵香港青年在新經濟、新模式、新業態領域創新創業。僅兩年時間,夢工場已培育80多家港澳青年創業團隊,50%的香港團隊獲得融資,總融資金額近2億元。前海大力支持深港青年交流,已為香港大學生提供1442個工作實習崗位,接待近2萬名香港學生交流學習。
全國第一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
在法治環境方面,前海也積極對標香港,支持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在內地快速發展,首創“港籍調解”與“港籍陪審”制度;借鑒香港廉政公署經驗,成立前海廉政監督局,助力前海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