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灣保稅港區共備案進口電商68家;備案進口商品7082品種次,較去年全年增長2150%;累計入區貨物340批次,較去年全年增長831%;入區貨值3.31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全年增長1731%。
深圳檢驗檢疫局昨日透露,自中國(廣東)自貿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掛牌以來,該局推出深化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改革支持自貿區發展20條工作措施和四項重點工作任務,實現五大模式創新,亮點頻現。
創新中轉貨物原產地簽證模式,在全國率先實施“屬地備案、口岸簽證”模式,根據企業備貨集拼等需求推行“憑證換發”、“分批核簽”多樣化便捷簽證模式,根據原產國簽發的原產地證書等證明文件和企業實際需求對原產地為境外的中轉貨物簽發《轉口證明書》。3月份至今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約1932份,簽證金額近5378萬美元,幫助企業享受關稅減免約2522萬元人民幣。
創新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模式,打造第三方檢測平臺,鼓勵跨境電商企業對產品實施自檢和第三方檢測。1-6月,
前海跨境電商公司注冊數量猛增,前海灣保稅港區共備案進口電商68家;備案進口商品7082品種次,較去年全年增長2150%;累計入區貨物340批次,較去年全年增長831%;入區貨值3.31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全年增長1731%;完成訂單并進口郵包204.09萬單,較去年全年增長近4倍。
創新檢驗檢疫通關便利模式,推行智能分類通關,出口換證業務平均每單通關速度提升約76.7%;推行區港一體化,率先在前海蛇口片區實現“通報、通檢、通放”,企業可選擇區域任一檢驗檢疫機構報檢,靈活安排施檢。
創新“前店后倉”深港雙贏監管模式。對“店”在香港“倉”在前海灣保稅港區內的貨物,實行入區貨物直接由區內檢驗檢疫機構受理報檢、出區貨物“集檢分出”監管模式,從區外入倉的時間由8小時減少到約1.5小時,海外入倉時間由5-7天減少到2-3天。至今前海灣保稅港區引入32家供應商,涉及中國大陸、臺灣、美國、東南亞、澳洲、歐洲等國家和地區。
創新高新技術產品入境維修模式,產品返修時間由原來的返回區外2周縮短至區內維修1-2天,產業集聚和示范效應不斷顯現,華為、中興、聯想、大疆等多家知名品牌已入駐福田保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