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記者白晶深圳市委市政府攜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相關負責人12月4日在京隆重發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促進深港合作方案》(下稱《方案》),總結歸納了前海特區成立4年多來的得失,并將由此得出的創新政策和新的發展思路正式公諸于眾。其中備受關注的是《方案》首次提出給予港企超國民待遇,眾所周知,前海雖名為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但直到今年上半年港企的入駐率并不高。
日前,有接近前海管理局的人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透露,管理局有望在2015年針對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專門的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專項資金,金額約為5億元人民幣。
據了解,此前根據財政部安排,中央和前海從2012年起的3年內各拿出15億元人民幣用于扶持獲得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資格的企業。截至目前已有三批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項目送審,但據上述接近前海管理局的人士介紹,很多企業申請和獲批專項資金的過程并不順利。
“原因很簡單:一是現在有一萬六千多家企業在前海注冊,最先開始這個專項資金每年都有9.2個億,很多企業不知道如何去申請;二是很多企業初次進駐前海,本身沒有企業運營,也沒有項目開展,因此沒有資格去申請資金。”前海立方合伙人李玉紅向記者表示,有實力的企業,如順豐電商、騰訊或中興供應鏈等直接有業務可以嫁接到前海,同時在前海更能產生一定的集聚效應,因此申請比較容易。
而據稱,針對外商投資的現代服務業專項資金明年如果順利落地,預計未來幾年,港企包括一些優質,同時又有業務開展的創新型企業進駐前海,將越來越容易獲得扶持資金。
有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在所有入駐企業中,港企占比不超過5%。截至9月底,在前海注冊的港企剛超過500家,離前海管理局年初定下的1000家港企的招商目標還差將近一半。為此,前海管理局在9月份推出“前海招商合伙人”制度,確立包括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內的8家企業為合作伙伴,試圖借助市場的力量扭轉招商不利的格局,前海立方也是其中一家。
12月2日,前海管理局在香港本土召開投資推介會,到場的香港企業家有150余人,據稱場面火爆。而在4日上述《方案》發布會上,前海管理局局長張備介紹,截至11月30日,港企數量增至939家,預計年底突破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