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作為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不僅要學習和借鑒香港的優良營商環境、自由經濟制度、高效的政府管理、國際化的法治模式、全面的專業服務等,同時,也必須發揮自己的創新優勢、產業優勢、人才優勢,輻射香港,服務香港,融合香港,為香港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進步作出貢獻。前海雖然仍處在大建設之中,但從目前云集的兩萬多家企業及產業構成來看,前海已經在一些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產業和創新優勢。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筆者曾在《前海特報》撰文,標題為“前海可執互聯網金融牛耳”。一年過去了,互聯網金融在前海發展如何呢?據《前海特報》報道,目前在深圳注冊的近800家互聯網金融企業中,落戶前海合作區內的就達到699家,占比近9成。眾所周知,深圳是全國乃至全球互聯網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如此之多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云集,已經令前海成為了全國乃至全球互聯網金融高地。反觀香港,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幾乎空白,這當然與香港的金融市場對互聯網金融的需求不足密切相關,但從長遠來看,發展互聯網金融乃香港金融業大勢所趨。前海在互聯網金融方面領先香港,完全有能力輻射香港,帶動香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都在苦苦思索經濟轉型與發展出路,也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和思路,譬如,將香港建設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形成香港新的金融增長點;特區政府更提出了開發大嶼山、建設九龍東、規劃新界北等一系列新思路,但有不少商界人士認為,目前所有提出的各種建議和思路都只能解決局部領域或者個別行業的問題,而不能對香港整體經濟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只有與內地特別是前海合作,大力發展互聯網產業,才有可能令香港整體經濟突破舊有模式,獲得新的發展天地。
香港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雖然起步較早,但在一日千里的互聯網時代,香港的互聯網體系一直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香港未能夠建立起自己獨立的互聯網社交平臺,也沒有成規模的電子商務平臺,互聯網金融平臺更是空白。前些年,港人和港商所使用的主要是美國的互聯網平臺,近年來,內地的互聯網平臺開始介入香港,且影響力日益擴大,由于內地互聯網技術與市場創新后來居上,吸引越來越多港人使用內地互聯網平臺。眼下,仍有不少香港人在使用一些落后的美國互聯網平臺,這種局面有待改變。
前海作為中國乃至全球互聯網的高地,在互聯網人才、技術、安全、創新等諸多方面優勢明顯,代表了當今中國互聯網的最高水平,尤其在互聯網金融與電子商務方面前海更可謂獨領風騷。相形之下,互聯網產業在香港可謂短板,而且全社會也沒有一個統一的互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然而,香港要繼續保持亞太國際大都會的角色,并與全世界各地保持更緊密聯系,集聚更多更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必須建設起自己強大的互聯網平臺。香港對互聯網建設有著巨大的潛在需求,這正是前海之所長,前海要發揮對香港經濟轉型的促進作用,可首先考慮籌劃互聯網入港工程,從互聯網社交平臺、金融平臺、商務平臺等齊頭并進,幫助香港伸長互聯網產業這條短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