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季度,前海蛇口片區新增注冊港資企業929家,累計前海注冊港資企業總數為8031家,注冊資本8937.26億元,港企作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經濟支柱的作用日益凸顯。
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掛牌成立前海蛇口自貿區3年來,深圳前海這塊15平方公里的土地從一張白紙開始,如今已成為我國發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區域,再次讓世人見識了改革開放的深圳速度。滄海變桑田,這片有“特區中的特區”之稱的土地,究竟獨特在哪?一言以蔽之,離不開創新二字。
“特區中的特區”——前海
位于深圳南山半島西部,緊臨香港國際機場和深圳機場兩大空港,按照規劃,不久后就可在10分鐘內抵達深港兩地機場,半小時內抵達香港中環。
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規劃面積28.2平方公里,分為前海片區(15平方公里)和蛇口片區(13.2平方公里)。其中,前海片區為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位于珠江口東岸,南頭半島西側,由桂灣、前灣、媽灣三個區塊組成;蛇口片區原為招商局集團蛇口工業區,位于深圳南頭半島東南部,與香港新界的元朗和流浮山隔海相望,是我國改革開放重要的發源地。
2010年以來,國家先后賦予前海深港合作區及前海蛇口自貿片區16項重要使命,包括:自由貿易試驗區、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保稅港區、現代服務業示范區、社會主義法治示范區、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國家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一帶一路”、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國際性樞紐港、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驗區、深港人才特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中國郵輪經濟試驗區、國際化城市新中心等。
同時,國務院還統籌設立了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商務部等33個國家部委及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參與的前海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構建了前海開發開放的國家決策平臺。通過部際聯席會議,推動前海在深港合作、金融創新、投資貿易便利化、服務業開放等領域形成一系列“比特區還要特”的先行先試政策體系,使前海成為國家新一輪改革的戰略前沿、開放的熱土和創新的高地,被譽為“特區中的特區”。
數據顯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已經成為我國發展最快、質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區域之一。2018年,
前海自貿片區注冊企業增加值2549.5億元,增長25.6%;實現稅收收入445.94億元,同比增長30.3%;固定資產投資465.33億元,增長8%;實際利用外資45.08億美元,增長1.3%。2019年一季度,前海自貿片區注冊企業增加值增速為31.7%,實現稅收收入同比增長23.9%;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實際利用外資6.19億美元,增長107.3%。前海作為全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作用初步顯現。
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發展
產業合作方面,杜鵬告訴記者,目前除了有匯豐集團、東亞銀行、港交所等知名港企入駐外,還通過成立深港青年夢工場的方式,吸引香港青年來到深圳創業。目前已累計孵化港澳創業團隊158個,并為香港大學生提供了1500個實習崗位。“已經有接近2萬名香港學生前來交流學習,有的香港青年來到深圳后,被這里的環境所吸引,有的干脆就留了下來,繼續創業。”杜鵬說。
一系列政策正顯現成效,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前海蛇口片區新增注冊港資企業929家,累計
前海注冊港資企業總數為8031家,注冊資本8937.26億元,港企作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經濟支柱的作用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