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是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灣區,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在2017年3月5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之后,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中心的投資價值受到眾多關注,近期網上流出的粵港澳大灣區宣傳片,更是震撼了無數人。
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中心到底會是哪里呢?作為前海規劃建設咨詢委員會委員,王曉東是最了解前海的專家之一,他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看整個大珠三角,深圳前海最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前海建成后,將成為大灣區一個重要支點,發揮輻射效應,帶動整個珠三角。
粵港澳大灣區宣傳片
大灣區效應下 前海自貿區投資價值不可估量
前海位于珠三角經濟發展主軸和沿海功能拓展帶的十字交匯處,得天獨厚的海、陸、空區位優勢形成珠三角一小時交通圈,深港半小時交通圈,通過深港兩大世界級港口和機場,連接全球和中國各大城市,實現國際國內城市無縫銜接。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和發展的效應下,僅前海商務體量即規劃達到1200萬平方米的前海灣,其所凝聚的人流、物流、財富流、產業價值將不可估量。
前海有望成為主要供應聚集區
雖然前海只有15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地下將全部打通,其地下空間開發達780萬平方米。據訊哥了解,前海規劃初步劃定22個開發單元,共102個街坊?;鶞示蜆I人口約65萬人、居住人口約15萬人;上限就業人口約75萬人、居住人口約22萬人,將為居住及商務公寓騰出建筑面積約380萬㎡。同時擬規劃建設15所幼兒園,5所中小學(九年一貫制學校,另增設2所為彈性指標);規劃綜合醫院1家和社康中心15家。前海目前正處于開發時期,其發展前景指日可待,在同時具備土地、人口、教育、醫療等多個建設基礎下,前海將有望成為主要供應聚集區。
前海交通:形成一小時生活圈
交通是決定一個城市發展速度的主要因素。前海共規劃9條軌道交通線路:城市地鐵5條,分別為1、5、9、11號線及前南線,線路總長29公里,共設25個車站;城際軌道交通4條,分別為港深西部快線、穗莞深城際線、深惠城際線、深珠城際線。規劃線路建成后,未來前海軌道網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2.47公里,達到一流國際化市中心標準,前海片區將實現深圳市域1小時可達,可快速連接寶安國際機場、深圳北站、羅湖火車站,并與珠三角核心區域和香港機場形成快速軌道聯系。同時,前海百科指出,連接大灣區的粵港澳大橋預計今年12月底具備通車條件,通車之后,更是拉近了前海與港澳以及其他地區的緊密聯系,形成1小時生活圈。
前海自貿區公司注冊數量飆升
前海目前的企業注冊量已達15萬家,港資企業已超過4700家。一開始有很多人不了解入駐前海的“門檻”,對前海始終保持觀望的態度。2014年4月,為了進一步吸引港企入駐,前海管理局首創“前海招商合伙人”制度,借助社會各界的市場力量,“以商引商”,讓多樣化的招商方式為港資企業入駐前海打開新局面。包括普華永道、德勤等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前海立方共8家機構入選“前海招商合伙人”。這些機構在不同的產業鏈生態系統有較強的影響力,他們發揮各自影響力,提供有針對性的、接地氣的投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