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艇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極大的潛力。其中的游艇經濟被稱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大商機”,被譽為下一個汽車產業。為了掌握船艇交易的話語權和領導權,前海國際船艇交易所著力打造船艇交易的“前海格式”, 以期通過推出適用全球的船艇交易示范文本,將前海打造成為國際性船艇交易基地平臺。
“前海格式”是以《國際船艇交易(深圳·前海)標準合同》為核心的合同體系,稱為船艇交易合同示范文本體系。9日,“前海格式”研發編制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在深圳召開。來自香港與內地的國際航運、金融、法律、行業協會、國際標準等專家會聚一堂,共為“前海格式”的出臺建言獻策。
掌握了標準就掌握了產業話語權
“歷史證明,誰掌握了船艇買賣的合同格式制定權,誰就掌握了船艇交易的話語權和領導權。”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會長、中船集團副總經理李柱石表示,目前,中國造船業崛起,占全球市場的40%。“前海格式”的研發,將對保護中國造船業起到積極作用。
深圳市世貿組織事務中心主任高瞻認為,交易合同是經濟工作的重要紐帶。“企業掌握了標準,就掌握了行業的命脈。”“前海格式”要踏準國際經濟發展的步伐,掌握標準,引領船艇產業的發展。
太平保險總公司財產險部總經理蔣鑒鑫認為,可以借助國家實力和前海的優勢,推動“前海格式”的國際化。

充分發揮前海仲裁作用
深圳國際仲裁院發展研究處處長林一飛介紹說,為配合前海發展航運業的需要,深圳國際仲裁院前海海事仲裁中心即將掛牌。中心一半以上的仲裁員來自境外,具有廣泛的國際性。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航運法律學院院長趙勁松認為,打造船艇交易“前海格式”,要充分發揮仲裁的作用。因為仲裁在國際上廣為接受,可在各地執行。他建議,“前海格式”專家組多吸收仲裁方面的專家。
“前海格式”覆蓋交易鏈條
根據前海船交所的規劃,“前海格式”以實體的船艇產業廣義交易鏈條為基礎,構建全覆蓋全鏈條的合同格式體系,內容涵蓋國際船艇交易的研發設計、新船建造及交易、二手船買賣、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跨境業務、艇權交易、動產質押物流監管、船艇修理、船艇改裝和船艇居間合同等各個方面。
戰略謀劃上,前海船交所將把“前海格式”編制工作的突破口和資源優先聚焦在游艇產業。在時序安排上,以游艇交易和游艇金融為先鋒,先制定游艇買賣合同和游艇金融服務示范文本。
根據計劃,今年2月,小組將通過收集國際通行的船艇交易方式,對之與國內有關法規進行專題研究討論,結合前海的產業政策,草擬自己的格式條款并計劃今年完成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