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入駐前海注冊公司數量已達17萬家,前海管理局的規劃,前海1/3的土地將專供香港企業,這將大大緩解香港腹地不足的難題,而且還將為香港人提供至少10萬個就業崗位。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記者 陳林 唐貴江)6日,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如桂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表示,將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新起點,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新機遇,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
資料圖:深圳市長陳如桂。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上世紀70年代末,深圳蛇口拉開了經濟特區建設序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如桂說,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思想要再解放,改革要再深化,開放要再擴大。這些將為中國新時代的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和活力。
陳如桂表示,近年來,深圳堅持改革、開放、創新,實現了有速度、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五年來,深圳的地區生產總值從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2.24萬億元。去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900億元。
近年來,深圳的新興產業以年均20%的速度在增長,去年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40%。與此同時,萬元GDP能耗、水耗持續下降。
陳如桂說,我們將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積極謀劃推出一批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舉措,高標準打造前海這個“特區中的特區”。努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商環境、自貿區建設、“放管服”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陳如桂表示,我們將認真落實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堅定不移地推動深港澳更加緊密的務實合作。借助香港、澳門的國際化優勢,聯手開拓“一帶一路”市場,努力為全國、全省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有力支撐。
總書記視察前海
“特區中的特區”前海,位于深圳南山半島西部,緊臨香港國際機場和深圳機場兩大空港,未來可在10分鐘內抵達深港兩地機場,半小時內抵達香港中環。
2010年,國務院批復《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要求“利用前海粵港合作平臺,推進與香港的緊密合作和融合發展,逐步把前海建設成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范區,在全面推進香港與內地服務業合作中發揮先導作用”。
2012年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八大之后離京考察的第一站便來到前海,指示前海要做好支持香港這篇大文章,而且在此后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還特別關心前海與香港的合作情況。從中央最高層到廣東、深圳地方政府的表態可以看出,前海的定位,就是支持香港發展、推進香港內地合作的平臺基地。
前海與香港的合作已經初見雛形。前海管理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底,前海區塊吸引港資企業超過5000家、注冊資本2210億元,前海企業對港投資備案90家、投資總額12.25億美元;前海金控去年12月首次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10億元,獲得12倍超額認購,市場反響熱烈。
目前入駐
前海注冊公司數量已達17萬家,前海管理局的規劃,前海1/3的土地將專供香港企業,這將大大緩解香港腹地不足的難題,而且還將為香港人提供至少10萬個就業崗位。
前海蛇口片區加速聚集了現代服務業,出讓產業用地,引進總部企業,并出臺《前海合作區總部企業認定及產業扶持資金申報指南》等4個規范性文件,完成2批次34家總部企業認定,累計發放扶持資金1.47億元。據了解,目前前海已成功吸引了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央企、知名港企及其他龍頭民營企業總部落戶或擬落戶,該片區已基本形成產業結構優化、高端要素集聚、經濟活躍度高的現代服務業體系。